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北京特产 > 北京特产百科
驴打滚
来源: 北京特产网 发布时间:2016/05/23 16:18 点击量:1415 次
驴打滚的北京小吃中比较古老的一种,也叫豆面卷子,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驴打滚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老少皆宜。
驴打滚的历史由来
关于驴打滚的由来传说,民间有多个版本。
由来一
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
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
由来二
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可后来香妃还是对御膳房大厨做出的菜不动声色。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而香妃的丈夫自从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于是就叫它驴打滚。宫女把驴打滚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眼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驴打滚的做法
一、食材准备
主料
糯米粉(适量)
辅料
黄豆面 (适量) 红豆沙 (适量) 温水 (适量)
二、制作过程
1.糯米粉倒入容器,加入适量温水。
2.揉成光滑滋腻的面团。
3.在盘底抹一层香油,将面放在盘中,包上保鲜膜。
4.上锅蒸,20分钟左右,前5~10分钟大火,后面改小火
5.黄豆面倒到锅中翻炒,炒成金黄色,并有一点点糊味。(有糊味≠ 炒成黑色)
6.待面蒸好取出,包入抹少许油的保鲜膜上擀成片。
7.切去边角,将红豆沙均匀抹在上面。
8.从一头卷成卷。
9.在最外层均匀的撒上黄豆面。
驴打滚购买推荐 : 护国寺小吃、隆福寺小吃、九门小吃、稻香村,都是正宗老字号。
驴打滚作为北京的一种古来小吃,可以说是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有它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渊源。驴打滚凝聚着北京人的京味情结,更唤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怀,吃到嘴里已经不仅仅是美食。